010-5881 5629(总机) / 010-5881 5272(救助咨询)/ 010-5881 5258(公益支持)
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
点击: 来源:本站2023/6/29 14:57:09 字号:[ ] 打印本页

2022年,财政部共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1670万元,支持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和财政部支持下,基金会大力推进项目实施,取得积极进展。

一、项目设计和组织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项目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印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管理办法》,指导印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资金监管方案》明确项目组织实施的工作流程、各方职责和管理要求指导项目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推动项目科学规范实施。基金会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在项目管理小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管理咨询专家组,制订了出生缺陷救助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检测4个实施方案,确定并公布项目省级管理机构45家、实施机构608,推进项目全面启动、有序执行。

二、项目执行情况

按照项目内容,基金会规范、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开展出生缺陷救助。全国共救助出生缺陷疾病患儿6903人次,其中:遗传代谢病患儿2932人次涉及157种遗传代谢疾病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患儿3971人,涉及70种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二是开展新生儿检测。10个省(区、市)的20多万名新生儿提供多种遗传代谢病检测服务,并结合遗传代谢病患儿救助工作,对诊断出的困难家庭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三是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基金会共同举办2022年“9·12预防出生缺陷日”线上主题宣传活动。发布公益宣传片,展播十八大以来出生缺陷防治成果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典型案例等,45万余人在线观看。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累计发起微博话题近20个,话题阅读量超过1.2亿人次。2022年9月1日至15日期间,基金会在北京举行线下公益宣传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讲授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识,呼吁大众关注出生缺陷患儿。四是举办出生缺陷防治相关培训和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在北京、内蒙、江苏等地举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等技术培训班9场,共培训6400多人次。为推动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检测顺利实施,2022年9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20余人,研究论证项目实施方案。

三、项目实施取得的效果

一是减轻困难家庭出生缺陷患儿就医负担。以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为例,申请救助的患儿人均医疗费用约4.34万元,补助比例占自付费用的66.4%,结合基本医保报销,平均每名患儿可报销医疗费用的82.3%。在省级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的积极配合下,项目促进了患儿及时就医和尽早治疗康复,防止了病程继续发展和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也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推动新生儿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贵州省、甘肃省等10个省(区、市)新生儿开展多种遗传代谢病检测服务动了当地政府重视支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三是提高公众优生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既在全国范围宣传普及了出生缺陷防治知识,也带动了各地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对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四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逐步壮大出生缺陷防治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